特色技术
面对猝死我们该怎么办?
本期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急诊科主任 乔瑞省
近些年来,猝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年轻化,其中不乏一些精英白领,还可能有你熟识的朋友。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叫人不禁扼腕叹息!
首先什么是猝死?猝死从字面上理解是突然死亡的意思,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在医学上,24小时以内的突然死亡都归为猝死。近年多数学者倾向认为:猝死为发病1小时内的突然死亡。患者发生猝死时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哪些人容易猝死?经常有抑郁情绪的;爱打呼噜的;经常过度劳累的(工作过量、运动过度);经常熬夜不规律休息的;工作、生活压力大的;甚至久坐电脑前、肥胖 、经常抽烟喝酒等人都容易发生猝死。
那猝死发生时,我们容易犯哪些错误: 1、饮水、喂食:易吸入气管、吸入性肺炎、窒息;2、回房休息:休息一下就好了! 3、没有向120或999求救;4、错过急救黄金时间。猝死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心脏骤停超过4~6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会脑死亡!而救护车不可能及时到达,现场的发现人就成为救治关键。一旦发现有意识丧失的病人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尽快与120急救联系;不要忙于搬运,就地仰卧,不要摇晃病人;用最短时间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呼吸和心跳;迅速通畅气道:松解领口和裤带,清除口、鼻异物,包括假牙等,这是复苏成功的重要步骤。
心脏骤停是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急症,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至少1.35亿,院外每10万人中就有20-140人发生心脏骤停,而幸存者只有2%-11%。截至2010年中国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仅有1000万名,不足全国人口的1%。我国偏低的国民心肺复苏术掌握率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极低的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我国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远低于1%。如何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转归。如不及时进行CPR抢救,每延迟1分钟复苏成功率就下降7%-10%。由于心源性猝死80%发生在院外,而紧急医疗救助的平均反应时间远远大于生命的黄金抢救时限,一味的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救治,往往保证不了救治时间。而依靠心脏骤停旁边的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即作为第一目击者的家庭成员就担负了实施心肺复苏术的重任。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均表明,向家庭成员普及心肺复苏术是提高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强烈呼吁大家:一定要学好心肺复苏术!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上一篇: Hi,耳朵,你好吗?
下一篇: 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