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劳动午报:擦亮“劳模体检”金字招牌
《劳动午报》3月28日头版头条报道《擦亮“劳模体检“金字招牌——北京康复医院打造工会服务品牌纪实之一》,内容如下:
不久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调研,医院里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都得到了他们的赞扬,而去年刚刚装饰一新的劳模楼,更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完善服务内容、主动参与保障,北京康复医院全面推进了劳模健康服务工作,擦亮了“劳模体检“这块金字招牌。
软硬件升级体检更舒适
“真没想到,咱们北康这么漂亮了。尤其是这幢新楼,设备先进,环境舒适,而且护士们也都尽心尽责,在这里体检太幸福了。“去年,重新装修后的北京康复医院劳模楼获得了体检劳模们的称赞。
北京康复医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北京市工人疗养院。自成立以来,已先后为3万多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工会干部提供了疗休养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
北康医院院长席家宁告诉记者,多年来,“劳模体检“已经成了医院的一个特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健康医疗服务的进步,医院原有的体检环境和设施设备已经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劳模体检需求。自2014年起,北康医院对原门诊楼进行了装修、装饰,并专门用于体检服务,为了突出服务劳模,尊重劳模的特色,将该楼定名为“劳模楼“。
暖色的墙壁、清新的绿植、明晰的标识……初入“劳模楼“,优雅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而除了硬件上的优化升级,北康医院还专门成立了劳模健康管理中心,为劳模制定了10余个各具特色的体检方案。同时,在劳模来院体检期间,还指定护士开展“一对一“服务,全程陪同劳模完成健康体检。75岁以上的劳模前来体检,医院还会开通绿色通道,随时提供优先体检服务。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去年,163名全国劳模、2326名省市级劳模接受了日间体检服务。
“一条龙“服务让劳模赞不绝口
除了能体检,在劳模楼的二楼和三楼,还有一个特别的区域,标间、套间一应俱全。原来,为了方便劳模体检,去年北康医院还专门成立了客房部,为全国劳模提供免费住宿服务。
“像无痛的胃、肠镜检查,需要正式检查的前一天就做服药准备,而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心电图检测这些项目,也需要连续跟踪,都需要劳模住下来。“客房部负责人张丽介绍。
去年4月份开始,劳模楼利用舒适的住宿条件,为来自北京、青海、四川、湖北等地的147名各级劳模提供了住宿体检和短期疗休养服务。
“青海海拔较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所以从青海初到北京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为了保障劳模们安全、顺利到院体检,我们还提供了接机服务。“北康医院劳模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于红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各地劳模往往不是组团,而是零散前来参与体检活动。在北京期间,他们还会安排其他工作。让于红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青海的劳模,临上飞机前才打来电话预约。当天晚上10点,当他到达北京时,北康医院接机的司机早已等候在了机场外。因为这位劳模第二天下午还安排了会议,于红提前与相关医生打好招呼,开通了绿色通道,帮助这位劳模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体检项目。
北康医院为劳模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得到了众多劳模一致的好评。青海省玉树州工会及部分劳模为中心送来了锦旗。全国劳模李素丽来院体检后,对医院的服务赞不绝口。
多种措施持续关注劳模健康
“我们通过分析劳模体检的相关数据发现,劳模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劳模常年忙于工作,忽略了自身健康管理,导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视网膜动脉硬化、内分泌失调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席家宁介绍,“现在,劳模体检结束后,我们都会为他们建立终身电子健康档案,随时为劳模提供档案查询和健康咨询服务。“
2015年,北康医院已经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486份,安排近30名医疗专家为劳模疗休养提供医疗保障。同时,组织健康专家定期回访并追踪检查项目阳性的劳模,为相关劳模提供健康保健指导。劳模在医院入驻期间,医院还协调医疗专家举办保健养生知识讲座、健康咨询以及中医诊疗等活动,使劳模感到工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在为劳模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同时,也希望呼吁各级工会组织,持续关注劳模群体的身体健康,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劳模群体的健康水平,让广大劳模在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席家宁说。
□本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