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2019-2021年科技发展专项立项指南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19-06-2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科研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促进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推动学院型医院建设进程,增强职工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竞争能力,根据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经验和市总对医院发展的要求与支持,医院将进行2019-2021年科技发展专项立项工作。

本年度专项课题立项关注基于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临床新技术、新方法及学科新方向的特色创新性临床研究项目;关注以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为目标,针对机体的结构、功能、发育、遗传和免疫异常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等开展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关注具有基础研究经历的博士申报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鼓励院内多学科合作,集中优势力量,申报科研项目。

资助分类及立项指南

(一) 临床研究培育专项

 1. 资助方向及考核要求

    “临床研究培育专项“是指针对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学科新方向开展的研究。优先资助基于学科群的交叉学科合作研究项目、规范的RCT临床研究项目以及专利转化前的临床研究项目等。不资助关于机体的结构、功能、发育、遗传和免疫异常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等机理和机制的基础性研究项目。项目类型分为创新项目和青年项目两类,目标针对申报北京市卫健委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等方向培育,其中:

1)创新项目类:资助方向为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临床新技术、新方法及学科新方向的特色创新性临床研究项目。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临床工作,为制定指南提供相关依据的研究优先资助,目的是培养学科带头人。资助金额为8-20万元/

考核要求:

资助开始的第2年起,每年至少申报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1项,直到项目获批;

至少发表与该研究相关的SCI收录论文1篇或中文核心期刊2篇,第一署名单位须为“Beij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2 青年项目类:资助方向为临床研究项目,目的是为提高我院青年人才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学术骨干。本项目主要用于资助青年人的科研项目。资助金额为3-5万元/

考核要求:

资助开始第2年起,每年至少申报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1项,直到项目获批;

至少发表与该项目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2篇(发表SCI者次年将优先资助),第一署名单位须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2. 申报条件

基本条件:

1)申请人为医院在职职工。

2)申请人必须是项目实际主持人,有足够时间保障从事所申请项目的研究。

3)申请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科研诚信,近3年内未作为主要责任人出现重大医疗安全事故及科研不端行为。

附加条件:

1)申报创新项目类的申请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当年申报北京市卫健委“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或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课题,进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但未获得资助立项的优先资助;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临床研究相关SCI论文的优先资助。

2)申报青年项目类的申请人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护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411日后出生);当年申报北京市卫健委“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或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课题,进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但未获得资助立项的优先资助;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临床研究相关SCI论文的优先资助。

(二)自然科学基金培育专项

 1. 支持方向及考核要求

自然科学基金培育专项主要资助以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为目标,针对机体的结构、功能、发育、遗传和免疫异常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等开展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类型分为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两类,针对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向培育,其中:

1)面上项目类:主要支持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和良好研究条件的项目,目标是培养学科带头人。资助金额为10-20万元/

考核要求

资助开始的第2年起,每年至少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项或“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直到项目获批;

至少发表与该研究相关的SCI收录论文1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第一署名单位须为“Beij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2)青年项目类:主要支持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青年研究人员开展创新性的探索研究,目标是培养学术骨干。资助金额为8-10万元/

考核要求:

资助开始第2年起,每年至少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或“北京市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直到项目获批;

至少发表与该研究相关的SCI收录论文1篇,第一署名单位须为“Beij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2. 申报条件

基本条件:

1)申请人为医院在职职工。

2)申请人必须是项目实际主持人,有足够时间保障从事所申请项目研究。

3)申请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科研诚信,近3年内未作为主要责任人出现重大医疗安全事故及科研不端行为。

附加条件:

1 上年度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课题进入会评阶段,但未获得资助立项的直接给予资助

2)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与申请书内容相关的SCI论文的项目优先资助;

3)申报面上项目类的申请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4)申报青年项目类的申请人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护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4周岁(198411日后出生),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9岁(197911日后出生)。

(三)博士科研基金专项

1. 支持方向及考核要求

为切实推动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尽快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并力求取得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本年度科技发展专项特设立博士科研基金专项项目用以支持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产出高质量的SCI论文。鼓励具有基础研究经历的博士申报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项目、京津冀合作项目等积累研究基础和创新思路。鼓励具有临床研究经历的博士申报临床研究项目,为申报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等项目积累研究基础和创新思路。资助金额为20-30万元/项。

考核要求:

资助开始第2年起,每年至少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1项,直到项目获批;  

至少发表与该研究相关的SCI收录论文2篇,第一署名单位须为“Beij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2. 申报条件

1)申请人为医院在职职工。

2)申请人必须是项目实际主持人,有足够时间保障从事所申请项目的研究。

3)申请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科研诚信,近3年内未作为主要责任人出现重大医疗安全事故及科研不端行为。

4)申请人具有博士学位。

二、申报流程

1. 申请人根据拟申报类型,逐项按要求填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2019-2021年科技专项立项申请书》(见附件1), 并于2019610日前将电子版申报书发至继教与培训部周宁OA

2. 形式审查、第一轮评审结果及后续答辩安排另行通知。

3. 联系人:周宁56981361;刘宗建56981279

三、申报注意事项

1.项目执行时间为:201971-2021630日,周期为2年。

2. 项目截止时,项目负责人须提交结题报告,科研管理部将组织结题答辩,对结题不合格或因个人原因致使项目长期无进展,将收回剩余经费。

3. 每名职工限报1项,副高及以上职称临床、医技、基础研究人员必须申报1项项目;博士学历人员建议申报博士科研基金专项。

4. 为避免重复资助,申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已获得国家、北京市级财政或2017年、2018年市总资金支持的,不再重复支持。

5. 项目申请人要对申请书内容、申请资格等的真实性负责,一经发现弄虚作假者,3年内不得申报任何项目,收回当年获批项目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