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健康科普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0-12-0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2020121日是第33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推动实施《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的患病率与死亡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189月,我国报告现在存活的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超过85万例,死于艾滋病的患者累计超过26.2万例。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感染者和病人约为125万。

病因: 主要为HIV(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引起人体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的损伤和减少,同时导致其他免疫功能损伤,从而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甚至肿瘤,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传染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可以存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等体液中,所以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不洁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人群属于高危人群。

好发人群:1.男同性恋人群以及多个性伴侣者;2.有静脉吸毒史者,可因共用针具而传染该疾病,引起发病;3.HIV抗体阳性者所生的子女,该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尤其是母亲为艾滋病阳性者,更容易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子女。

就医:由于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可维持数年不出现明显症状,一旦发现明显症状,疾病已到晚期。因此,建议存在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职业暴露、输入不明血液及血制品等人群,定期接受艾滋病病毒相关检测。

预防措施: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乱性,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性行为。

2、避免到不经严格消毒的地方进行理发、修脚。不宜到非正规的医美机构进行纹眉、纹身等操作。

3、不到非正规机构进行献血、输血。

4、已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受孕、哺乳。

5、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需要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传播给性伴侣。

6、避免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用具,不慎暴露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后需要紧急处理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