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光荣!我院马加贵董清涛荣获“北京市抗击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0-09-3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康复医院全院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战斗,期间涌现出一大批甘于奉献、顽强拼搏、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
      9月29日,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1001名先进个人、308个先进集体和12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表彰。我院心脏康复中心马加贵康复放射科技师董清涛两名同志荣获“北京市抗击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马加贵先进事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有着十八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有着十年ICU工作经验的危重症专业医生马加贵深知自己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他内心里早已做好战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准备,并积极向党组织和医院请战,随时准备奔赴疫情战场。2020年1月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组建了支援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医疗队,由他担任队长。
    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工作期间,马加贵同志除了担任我院医疗队长外,还是定点医院医疗组长。正是在他和队员们的通力协作,辛勤付出之下,一例又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病情改善,没有一例患者转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在出色地完成定点医院支援任务之后他接受了隔离休整。
    2020年3月下旬,在隔离休整期满后,马加贵同志再次接到任务,带队参加北京市石景山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疗工作,负责境外进京人员的健康监测。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前三天里,他顾不上休息,带领全体队员尽快熟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环境、消毒隔离流程和规范,并对包括医护人员在内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在上级组织的正确指导下,他和队员们毫无怨言,认真细致工作,构筑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防疫工作的坚固防线,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境外进京人员包括外籍人士的认可和称赞,出色地完成了上级部门交给我院的疫情防控任务。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为阻断疫情传播,北京市启动了全面核酸检测工作,马加贵同志再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一轮的 “战疫“中,他报名参加了核酸检测工作,助力守护好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入6月份后北京持续高温,检测现场白天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他和队友们“全副武装“,冒着高温酷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认真采集每一份咽拭子标本。烈日炎炎下,他能感受到酷暑难耐,也能感受到汗水浸泡,但他更能感受到的是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
    “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医护人员初心使命的考场“,在抗击疫情工作期间,马加贵和队员们听从组织安排、勤奋踏实付出、认真细致工作,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合格的答卷。

 董清涛先进事迹

      在核酸检测前,CT曾是检查新冠的重要指标,我们的放射技师就是侦察兵、排头兵。当接到医院组建医疗救援队的通知时,北京康复医院康复放射科技师董清涛同志主动请缨,要求去一线。他说:“我经历过‘非典’洗礼,有应对传染病的工作经验及技能,我请求前去支援。“科里人都知道他家的情况,他是一位单亲父亲,孩子今年初三,学习正是吃紧的时候,家里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均体弱多病。当同事们劝阻时,他又说:“我是一名党员,有国才有家,国家有难,共产党员就要冲在前面。“
      在支援的新冠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里,放射技师只有两个人,而且没有核磁大型设备,只能开展床旁DR检查,而每一次检查都是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他不停地奔走在检查的路上,研读分析检查结果和报告,每天都是在超负荷运转,他穿着臃肿而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忙前忙后的帮病人摆正姿势,操作仪器,几番来回,护目镜里已经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水雾。从他大年初七抵达定点医院,坚守了36天,到他隔离期满再见到家人时,已经是时隔近2个月。其间,他为患者共做检查百余次,为定点医院确诊患者清零做出了巨大贡献。
      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后,他利用休息时间与科室内同事一起探讨防疫措施和防护要领,并将其编成一部放射防疫图谱出版。图谱方便记忆,便于理解,有助于更多的放射同仁共同抗疫、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