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播疾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临床特征是急起高热、乏力、肌肉酸痛,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冬季人群普遍易感。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常有明显的流行。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症状,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少数患者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二、主要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尤其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集体生活的人群等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
北京市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人员: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具有本市居民身份证/医保卡,出生于1960年12月31日之前);中小学校学生;重大活动应急保障人员。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该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空调设备应定期清洗空气过滤网。
5、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6、合理睡眠,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依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
上一篇: 孕妇吸烟对孩子的5个影响
下一篇: 健康要加油,饮食要减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