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国家级荣誉!北京康复医院席家宁院长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日,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公布了2020年北京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京人才通〔2021〕1号),我院席家宁院长成功入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爱护和凝聚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自2020年2月起,医院启动2020年北京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申报工作,经过了层层推荐、专家评审,最终席家宁院长被批准享受2020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一次性津贴3万元,由中央财政和市财政专项列支拨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席家宁院长的入选,充分彰显了北康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也标志着医院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绩。此项殊荣既是对个人在专业领域所获成绩的肯定,也将在全院形成带动示范效应,激励医院更多职工潜心钻研,为医院和社会贡献更多智力成果。
席家宁院长长期从事康复临床与管理研究工作,在心肺康复、神经康复等领域建树颇丰,兼任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康复机构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带领科研团队获批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SCI论文27篇,核心期刊400余篇,主、参编专著11部等。先后获得“全国助残先进集体“、“优秀康复医院院长“、“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在康复机构建设领域和社会公益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推行“大康复医学“理念,引领全国康复医院建设。
创建“以组织系统为基础,以器官功能为核心“学科架构体系,创新“康复临床一体化“、“康复专科化“发展模式,为全国康复机构建设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依据;牵头成立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管理专委会,组织主编《康复机构建设标准和管理指南》,参与全国31个省市100余家康复医院的建设和运行,指导北京市19家公立机构向二级康复医院成功转型。顺利成为国家级区域性工伤康复示范平台,出版系列工伤康复指南,为全国工伤保险管理部门在实行质量与费用控制上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创新性提出“双导师“培养机制,组织编写转岗培训教材10余册,每年全国巡讲,举办数十次培训班,惠及全国万余名康复从业者,极大缓解康复人才不足、教育体系不完善的难题。
关爱残疾弱势群体,践行康复大爱无疆精神。
组建专业团队主动开展肢体残疾人居家康复。从科普教育、残疾鉴定、辅助具配置、康复医疗、精准上门康复等实行全方面服务,覆盖北京市上百社区,累计完成15万余人次的入户康复服务,帮助众多残疾人回归社会。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项目,为其提供康复咨询、评估、教育干预和家长培训,累计服务10万余人次,为成千残疾儿童和家庭重获希望。在助残方面赢得了政府、群众的一致好评,获得“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等各级别荣誉称号,并代表医院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公益服务坚持始终,每年开展困难职工,环卫工人、快递员等各领域体检和职业疾病筛查,累计惠及180万余人次。
抗击疫情挺身而出,牢筑生命安全坚固防线。
坚决响应国家领导人和党中央号召,亲自部署、统筹安排、深入一线,积极参与区定点机构筹建、专家会诊;组建医疗队伍支援武汉、区定点医疗机构,参与首都机场、隔离观察点等疫情防控及新冠流调工作100余人次;及时编写《2019冠状病毒疫情下康复医院防控策略专家共识》,被全国康复医院推荐执行,并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及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