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喜报!北康两名医师荣获“北京优秀医师”称号
2020年8月17日,由北京医师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北京优秀医师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揭晓,我院呼吸康复中心医师姜宏英、心脏康复中心医师马加贵在列。
此次评选主要为表彰北京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和医疗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医师代表,他们有参加过国家和北京市援 鄂医疗队的队员,有坚守在北京地区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有援疆援藏的医师代表,还有长期工作在基层社区的普通医师,但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据悉,此次评选共有200 名医师为获奖。
其中,马加贵在荣获“北京优秀医师“殊荣的同时,还获得了“北京市石景山区青年榜样“的荣誉称号。
姜宏英先进事迹
姜宏英,女,197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从事呼吸康复专业,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呼吸康复中心主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抽调赴湖北省武汉市参加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综合康复相关工作。20余天紧张工作中,发挥康复专业特长,多次走访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和项目牵头单位: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儿童医院、武汉人民医院、武汉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等,详细了解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尤其是重症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研究出开展项目切实可行的具体流程,制定《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复及随访研究工作手册》。
迅速组织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实施需要的数据录入系统建设,结合各子课题承担单位CRF表最终定稿。在《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课题研究》启动会上,汇报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复研究课题安排。启动会后召集各项目参与单位开展了数据库录入的具体使用事项和样本采集、处理、运输工作的培训会议,并与项目开展单位进行细节沟通,了解下一步开展工作的困难,制定解决办法,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任务,获得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
新冠疫情期间针对康复医院区别于综合医院特点,在医院带领下,组织康复和院感专家,完成《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康复医院防控策略专家共识》,并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组织科室发表多篇公众号,健康科普和康复宣教,并组织参加康复科普创新作品大赛。积极参与公共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结合本专业康复特色,出版了《漫画肺康复》一书,受到社会和患者,及其他同事的好评,作为患教用书。
作为北京医师协会呼吸专委会委员,积极参加协会工作,并在本院承办了北京医师协会和首医学系病例讨论会。
马加贵先进事迹
马加贵,男,198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然来袭时,作为一名有着十八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有着十年ICU工作经验的危重症专业医生,马加贵深知自己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他内心里早已做好战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准备,并积极向党组织和医院请战,随时准备奔赴疫情战场。2020年1月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组建了支援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医疗队,由他担任队长。出征前夜,他和家人说了自己要奔赴疫情前线的决定,父母和爱人都支持他的决定,因为家里人都知道在疫情初期,马加贵就已经做好了奔赴战场的决定。临睡之前,爱人默默的给他收拾行李,无声中透着担忧,也透着期待。七岁的儿子也跑过来,搂着他的脖子,贴着他的脸,说“爸爸,我不想让你去,舍不得你走…“。把儿子哄睡后,他又和爱人交代了一下家里的事情和孩子的学习,并告诉爱人他一定会做好防护,凯旋归来。他没有再说太多宽慰的话,因为同样身为医生的爱人,能理解他的选择和决定。虽然,此刻他心里也有不舍,但他知道自己的责任,自己的初心使命。
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工作期间,马加贵同志除了担任我院医疗队长外,还是定点医院医疗组长。在上级部门和定点医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前期,他和队员们细化防控措施,做到防控无死角,并加强对新版诊疗指南、规章制度、防护隔离流程的学习,全方位地保证了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工作的顺利开展。2020年3月下旬,在隔离休整期满后,马加贵同志再次接到任务,带队参加石景山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疗工作,负责境外进京人员的健康监测。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前三天里,他顾不上休息,带领全体队员尽快熟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环境、消毒隔离流程和规范,并对包括医护人员在内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在上级组织的正确指导下,他和队员们毫无怨言,认真细致工作,构筑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防疫工作的坚固防线,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境外进京人员包括外籍人士的认可和称赞,出色地完成了交给我院的疫情防控任务。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为阻断疫情传播,北京市启动了全面核酸检测工作,马加贵同志再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一轮的 “战疫“中,他报名参加了核酸检测工作,助力守护好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入6月份后北京持续高温,检测现场白天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他和队友们“全副武装“,冒着高温酷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认真采集每一份咽拭子标本。烈日炎炎下,他能感受到酷暑难耐,也能感受到汗水浸泡,但他更能感受到的是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他知道这是一场与病毒比速度、比耐力的“战疫“,只要每一个人都勇往直前、全力坚守,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战疫“的胜利;他更知道爱和勇气比病毒传播的更快。
“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医护人员初心使命的考场“,在抗击疫情工作期间,马加贵和队员们听从组织安排、勤奋踏实付出、认真细致工作,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合格的答卷。曾有人问他,在“抗疫“前线你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我最感动的事情就是我生在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无论面对何种困难灾害,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代价,只为人民安康;不计得失,只为山河无恙“。无论是在抗击疫情前线,还是在临床本职工作岗位,马加贵同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和医生职责。在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期间,他带领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认真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技能,全身心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的辛勤付出和认真负责也感动着每一位患者和家属,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赞誉。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不畏艰险,不畏生死!“,这就是马加贵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和医生的心声和样子!为我们树立起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