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动态
2025年石景山区护理专业论坛暨护理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北京康复医院成功举办
盛夏时节,聚力赋能。7月1日,由石景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石景山区护理质控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石景山区护理专业论坛暨护理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北京康复医院行政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北京护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李春燕,北京康复医院副院长张平,石景山区卫健委医政科科长李小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兼护理部主任高凤莉,北京医院护理部主任孙超,以及石景山区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护理部主任左晓霞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北京康复医院护理部主任史海娜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市19家医疗机构的219名护理人员参会,共享护理管理能力提升的高水平学术活动。
擘画护理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开幕式上,张平副院长首先致欢迎辞,她代表医院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和同仁们表达了最诚挚的欢迎,并深入介绍了医院经历的三段跨越式发展历程,尤其是医疗、传统医学、康复、营养、护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康复医疗体系的构建,同时阐述了本次培训班对于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左晓霞主任以区护理质控中心的视角,剖析了当前护理质量与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为我们指明了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发展方向。
李小方科长代表区卫健委,从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度,为我们深刻剖析了护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包括互联网+护理服务、免陪照护服务及人工智能等,不仅体现了区卫健委对护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更为未来的护理工作注入了政策的引领力和发展驱动力。
李春燕秘书长肯定了石景山区护理质控中心及北京康复医院的护理工作,深刻阐述了提升护理管理能力的核心要素及创新路径,强调护理管理者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引领团队、优化服务、推动学科进步的重任。更为我们锚定了新坐标、擘画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能,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多维赋能锻造卓越护理领导力
本次论坛延续“专业引领 创新实践”的核心理念,聚焦提升护理管理及领导力,建设高效的护理团队;从临床实践出发,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创新改善案例分享三大核心主题,邀请北京市知名护理管理专家及临床实践者进行专题授课。
专题一:邀请北京护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李春燕,北京护理学会护理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炎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兼护理部主任高凤莉,北京医院护理部主任孙超等护理管理专家围绕“以团队建设推动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思维重塑驱动创新管理、护理服务能力提升与管理实践、精进专科护理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护理管理前沿作专题讲座。
专题二:邀请石景山区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护理部主任左晓霞,北京康复医院护理部主任史海娜,总护士长连素娜,劳模健康管理中心护士长刘颖等护理专家围绕“提升患者体验的护理管理实践、康复护理在‘五位一体’特色康复医疗体系建设中的核心价值与实践、高品质沟通的技巧及核心要素、追踪法在康复护理不良事件防控中的应用”等临床实践进行授课。
专题三:设置了护理服务创新改善案例分享环节,来自石景山区多家医疗机构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分享了8项临床实践案例,涵盖中医护理门诊建设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一证一品、吞咽障碍筛查标准化、降低留置针导管回血、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衰弱干预、肿瘤症状管理、老年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改善等,充分展现了区域护理同仁立足临床、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交流互动热烈,智慧火花迸发。
本次论坛专题讲座环节特邀石景山医院护理部主任郝玉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护理部主任王华枝、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护理部副主任叶春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护理部主任刘娜、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医院护理部主任付海英进行主持。
聚力前行,共启区域护理新篇章
本次论坛暨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打造区域内护理工作“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患者满意”的良性循环注入了新动能,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护理管理经验的交流互鉴,凝聚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共识。与会同仁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工具方法以及鲜活的创新案例,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盛夏的耕耘孕育金秋的硕果,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将管理智慧与服务热忱倾注于临床一线,为守护人民健康谱写最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