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熏蒸科>> 科室简介

科室介绍

熏蒸科

字号: + - 14


中医熏蒸

中药熏蒸疗法历史悠久,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早在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是贵族权贵们用来洁身、治病、保健的一种手段,数千年来这种外治熏蒸疗法也逐渐在民间盛行起来,在医疗、康复、养生保健等方面均有佳效。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法、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药雾化气体中所含的芳香化浊、辛香走窜的药物离子作用于皮肤、腧穴后,在穴位经络效应影响下,通过神经体液装置和经络系统,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内分泌、免疫系统,从而达到迅速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和免疫功能的作用。特别是针对骨伤类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关节病等,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急性腰扭伤引起的疼痛疗效显著。可以缓解骨折后的疼痛、肿胀、痉挛、僵硬并加快软组织损伤的愈合。风湿类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有明显的减轻关节肿胀、消除滑膜的纤维化,修复关节的强直畸形的作用。还可改善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硬的症状。内科疾病:如感冒、胃寒痛、神经衰弱、失眠、慢性肠炎、便秘等,还可改善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及周围血管病变引起的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中风及截瘫引起的肌张力增高症状。同时,中药熏蒸疗法对脾胃无毒副作用。内服药通过消化吸收而发生药效,但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药物会对脾胃本身产生或多或少的刺激,有的甚至是强烈刺激,从而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中药熏蒸经皮肤、孔窍直达病灶,不经脾胃,对脾胃无影响,因而中药熏蒸这对于那些脾胃功能欠佳的患者,是非常好的治疗手法。

不同于传统熏蒸的过程繁琐难操作,我中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熏蒸疗法的基础上,引进了现代化的中药汽化治疗仪设备,全自动人性化设计。将中药包放在中药煮蒸器中煎煮,使用者只需静躺在机器内享受蒸汽浴治疗即可。自动控温,自动进水,补水,排水,还配有方便治疗的清洁淋浴花洒,为传统熏蒸疗法注入了新的活力,避免了中药汤剂口感差、治疗体验差的缺陷,让良药不再苦口,让治疗成为享受。针对不同疾病、证型,我院专家及多位名医、中药学家协定数张经典处方,疗效确切。

咨询电话:56981338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足浴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古人曾经有过许多对足浴的经典记载和描述:“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中药足浴是指选择适当的中药、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足部是人体经络汇聚的地方之一,人体各器官均在足部都有特定的反射区,中药足浴通过刺激人体各器官在双足中相对应的穴位,产生神经反射,激活感应器官,以增强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失调、平衡血压、对脑血栓、咳嗽、哮喘、腰腿痛、风湿、胃寒、痛经、感冒、失眠、发烧、糖尿病、外科静脉屈张、脉管炎、骨伤科的踝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问题均有显著疗效。

足浴也有不适宜的人群或情况: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如尿血、咳血、便血、脑出血、眼底出血、活动性结核等急性期禁用;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应断电使用,身体虚弱者禁用;如出现皮肤过敏、脱皮、水泡等现象需立即停止。

足浴的设备也是很有讲究的,一定要把足部最好连带小腿部都泡在水中,因此足浴容器一定要够深,热量要足,材质安全 。北京康复医院中医足浴室拥有现代化足浴治疗器,可以将足部和小腿部完全浸入恒温的中药液中,充分浸泡以达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的作用。

咨询电话:56981338

图片 3.jpg

艾灸疗法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就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或艾绒,以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

“杏为医家之花,艾乃医家之草”。《本草》记载:艾草性味苦辛、温热,宜养脾、肝、肾。古代医书就有"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记载。“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之物所能比拟,艾草燃烧产生的热力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同时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温阳、养生、治病的功效。艾灸适应症也非常广泛,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应激综合症、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和女子痛经、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艾灸也有不适宜的人群或情况: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还有无自制能力的人不适宜艾灸。一些特殊穴位如大血管、心脏、眼球部位也不要施灸。艾灸完毕一小时之内切勿食用寒凉食物、勿用冷水洗手或者洗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艾灸室的自动化艾灸床可自行调节艾柱远近和温度高低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患者。一体化的抽风排烟系统避免了因大量艾条同时燃烧带来的烟雾,改善了传统艾灸环境因通风不畅而带来的弊端。独立的私密空间防止了因艾灸需要暴露身体部位而带来的尴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中医康复中心

咨询电话:56981338

图片 6.jpg

中医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是以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全息生物学说为依据,通过刺激耳廓上相应的穴位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耳与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有“十二经脉上行于耳”,“耳为宗脉之所聚”,“肾开窍于耳”之说。同时耳廓上分布着较丰富的神经:躯体神经、脑神经、交感神经,它们相互重叠,形成了神经丛。因此耳穴既是全身疾病的反应点,又是疾病的治疗点,通过在耳穴位置固定王不留行籽或磁珠并进行按摩的方法达到“治病而不致病”的目的。耳穴治疗有副作用小、见效快、取材易、疗效好、经济、简便等优点。    

适应范围:

各种疼痛性病症,如软组织损伤、手术后疼痛、头痛、面痛、胁痛、蛇丹、腰腿痛、关节痛等

各种内脏病症,如眩晕、失眠、月经不调、泄泻、便秘、肥胖、小儿遗尿、过敏性鼻炎、高血压、哮喘、视物不明、糖尿病等

皮肤病和五官病,如荨麻疹、目赤肿痛、牙痛、口疮、乳蛾、喉痹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中医康复中心

咨询电话:56981338

图片 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