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神经发育学疗法
定义
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患者(儿)常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针对这种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医学依据神经系统正常生理机能及发育过程,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手段使患者(儿)逐步学会如何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的一系列治疗方法。
基础知识
1.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指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紧张引起的关节活动。这是一种发自于脊髓的随意的异常运动,在瘫痪恢复的早期出现。
2.共同运动
中枢神经损伤后,患侧肢体不能做单关节的、随意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关节的同时运动,形成了特有的运动模式,此种运动模式称为共同运动。这是一种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的表现。共同运动分为屈曲模式和伸展模式。
3.分离运动
偏瘫患者出现的脱离于共同运动的肢体相对独立的分离的运动模式。
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损伤后患者的共同运动模式
|
上肢
|
下肢
|
屈曲模式 |
肩胛带:回缩、上提 |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
|
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
膝关节:屈曲 |
|
肘关节:屈曲 |
踝关节:背曲、外翻 |
|
前臂: 旋后 |
|
伸展模式 |
肩胛带:前伸 |
髋关节:后伸、内收、内旋 |
|
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 |
膝关节:伸展 |
|
肘关节:伸展 |
踝关节:跖屈、外翻 |
|
前臂: 旋前 |
|
上肢共同运动的模式下肢共同运动的模式
基本原则
联合反应引起刻板的共同运动,患者主观上的努力控制使之成为成为半自主的共同运动。经过反复的训练和病情的改善,协同动作逐渐地被修正和抑制,逐步脱离刻板的协同运动模式,单根或少数肌肉协同的、接近正常的运动(从刻板协同中分离出来的运动)。
康复治疗
Brunnstrom技术
Bobath技术
Rood技术
PNF技术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运动再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