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运动再学习技术
运动再学习(MRP)(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1.背景
运动再学习是80年代初,澳大利亚学者Janet H. Carr等提出的一种运动疗法,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为一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2.定义
运动再学习是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运动功能的训练视为再学习或重新学习的治疗方法。它以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作业或功能为导向,强调患者主观参与,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
3.方法
运动再学习的具体操作分为4个步骤:
(1)描述正常的活动成分并通过对作业的观察来分析缺失的基本成分和异常表现;
(2)练习丧失的运动成分,包括解释、指示、练习加语言和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
(3)作业练习,包括解释、指示、练习加语言和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及时进行再评定;(4)训练的转移,即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包括安排和坚持练习,练习中要自我监督,并要求亲属和工作人员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运动再学习方案的4个步骤
步骤1 |
分析动作
观察
比较
分析 |
步骤2 |
练习丧失的成分
解释 - 认清目的
指示
练习 + 语言和视觉反馈 + 手法指导 |
步骤3 |
练习丧失的成分
解释 - 认清目的
指示
练习 + 语言和视觉反馈 + 手法指导
再评定
鼓励灵活性 |
步骤4 |
训练的转移
衔接性练习的机会
坚持练习
安排自我监测的练习
创造学习的环境 亲属和工作人员的参与 |
4.特点
(1)综合利用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2)正确判定出缺乏控制或正常顺序的运动成分;
(3)制定正确的训练目标;
(4)整体与部分训练运动的整合;
(5)康复训练与生活环境的密切结合;
(6)注重患者在训练中的注意力;
(7)利用多种反馈信息;
(8)患者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9)患者应有一定的时间,用脑思考所学到的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