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育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育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基地
2023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简章

发布时间:2023-05-2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培训基地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是一所以康复医学为特色的三级康复医院。2013年以来,医院遵循“大康复、强综合”的学科发展模式,致力于建设首都龙头、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康复医疗、康复教育培训、康复科学研究和康复医学工程于一体的现代化学院型三级康复医院。2015年7月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康复医学院承担首医大教学任务,现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博研究生培养点;2019年被国家卫健委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康复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2022年2月批准为北京市康复医学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地处风景秀丽的八大处,占地面积130余亩,医疗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花园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是首都花园式医院。医院开放床位950张。

康复医学与康复治疗学基地介绍

  医院现为康复医学与康复治疗学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卫生专技人员1200余名,其中康复医学教授6名,副教授5名,康复带教老师近120名,其中在各级专业学会、协会担任职务的医疗专家100余名,康复治疗师200余名。医院配备3.0T核磁、能谱分析CT和数字DR、DSA等先进医疗设备,以及BTE模拟仿真系统、三维平衡分析仪和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等世界领先的康复设备。医院设置了康复临床医学部、门诊医学部、医技功能科室和康复医学院,科室设置满足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轮转需求。轮转科室可实现“一对一”教学,各部分教学知识点示教详细,康复专业患者种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知识传授面广,学员有较多的动手实操机会,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部分轮转科室简介

  康复诊疗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也是服务于全院临床康复科室的平台学科,2017年挂牌北京市石景山区重点学科。中心下设功能评定科、物理因子治疗科、运动疗法科、手法治疗科生活能力康复科儿童康复治疗科水中治疗科职业能力康复科、音乐治疗科、智能康复治疗科、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国际康复诊疗部科室拥有独立的康复楼,治疗区域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拥有1500多台件、总价值近1.5亿元的国际先进的康复设备。

  中心在郄淑燕主任带领下,目前拥有国内专业全面、规模较大、临床诊疗及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康复诊疗技术团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140余人,其中经验丰富、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首席治疗师20余人。近5年申报省部级课题11项,校局级、院级课题申报60项,获批40余项,首医培育基金1项,教改课题3项,SCI论文发表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近百篇。

  近年来科室依托技术优势,不断创新发展,已形成了以脑卒中功能优化康复、建立在临床推理基础上的肌肉骨骼康复、重建生活为本的生活能力康复、职业康复、音乐疗法为特色的系统化综合康复体系。在脑卒中、帕金森病、慢性肌骨疼痛、运动损伤、老年康复、脏器康复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复诊疗技术和服务模式。2021年中心在原有康复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增特色项目有:职业康复、老年康复、音乐疗法。

微信图片_20230526114528.jpg

  肌骨康复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重点康复诊疗科室,由国内肌骨领域知名康复专家与骨科专家共同创建。下设颈肩腰腿痛康复科、肌骨疼痛治疗科、肌骨运动治疗科等二级科室,配有国际先进的脊柱评估系统、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步态分析捕捉系统、四肢肌肉骨骼评估系统、表面肌电分析系统、神经损伤评估系统以及各种康复治疗设备等。中心以肌骨康复疾患为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骨科诊疗、康复医学评估、康复治疗学评估与治疗、影像学评估(包括肌骨超声)和用药指导等,是国内首家肌骨康复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MDT)的探索者。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肌骨康复工作从单一的康复学科到多学科融合,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效流畅的一站式服务,节约了他们就诊时间,降低了诊疗成本,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福音。中心现有医师、治疗师及护士近30人,建科以来,培养硕士生6人,本科生数十人,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论文50余篇。

image.png

  神经康复中心是医院的重点科室,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是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博研究生及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基地。中心大楼包括重症康复病房以及神经康复一、二、三病区,设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帕金森医学中心、脊髓损伤康复科、神经重症康复科、言语与吞咽康复科,神经康复治疗科认知康复科高压氧科、神经电生理评估室(肌电图、脑电图、TCD等)。中心共有专科医生43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4名。神经康复中心病房环境优美,各项设施先进,病房开放床位220张,其中包括重症康复病床22张,单人间病床18张,双人间病床180张,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中心主要收治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颅脑外伤、帕金森氏病等疾病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其他神经损伤后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术后、脑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微信图片_20230526114759.jpg

  在康复治疗技术方面,神经康复中心利用3.0T功能磁共振(fMRI),高通道脑电以及肌电,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经颅磁刺激(TMS),三维步态分析等先进的评估设备,并结合传统神经康复评估技术,形成了“多模态评估,精准康复”的学科优势和特色。采用药物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吞咽、言语和认知训练、心理和行为疗法、悬吊运动疗法、水疗、理疗和中医等综合康复措施,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和治疗。同时科室探索新的神经康复治疗技术,在神经调控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利用深部脑刺激(DBS),脊髓电刺激(DCS),迷走神经电刺激(VNS),骶神经前根刺激(SARS),经颅磁(TMS),经颅电(tDCS)等技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损伤后昏迷促醒,认知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以及偏瘫失语等,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泌尿与代谢康复中心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由泌尿外科、肾内科及内分泌科组成,开放住院床位134张,血液透析床位22张。在泌尿领域,开展各种类型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康复研究领域聚焦各种疾病导致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成立“盆底康复中心”,针对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盆底疼痛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开展盆底康复评估及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在肾脏病领域聚焦慢性肾病及血液透析康复、重症血液净化治疗,建立了完善的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体系,同时在肾脏康复方面经验丰富。在内分泌领域聚焦糖尿病康复,先后成立院级、区级创新工作室,针对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开展康复工作。其中,糖尿病康复评估技术、运动康复技术国内领先,是“运动康复联盟”的理事单位。中心医护人员71人,师资力量雄厚,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专业康复医生1名,康复治疗师1名,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4人,50%以上为中高级职称,是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学系、肾脏病学系、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委员单位,北京市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理事单位。

QQ截图20230526114903.jpg

  骨科一康复中心是国内领先的以骨科微创与肌骨康复并重的专业性科室。以肢体畸形矫治、骨科微创治疗与肌骨康复治疗为特色。科室现有教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高级职称医师10名,中级职称医师5名。科室开放床位60张,骨科康复专业通过多模式的康复评估与治疗,发挥骨科康复一体化优势,医治护一体化模式,为患者提供术前预康复,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及术后特色专科化康复,促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恢复和骨关节功能恢复,利用国内外先进的肌骨康复理念与技术帮助患者解除肌骨疼痛的困扰。先后获批“石景山区医学重点专科”、“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image.png

  骨科二康复中心是医院的特色重点科室之一,是“国家卫健委骨与关节疾病微创与数字智能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促会膝关节周围截骨技术培训基地”、“北京医学会脊柱内镜培训基地”、北京市创新工作室等。中心现有医护治人员46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8人,开放床位112张,下设骨与关节外科、脊柱微创外科、运动医学科、工伤康复科、疼痛医学科和骨质疏松科。中心主任孙凤龙为中促会膝关节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镜融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肌骨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image.png

  科室业务特色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手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HTO、DFO、UKA、TKA)、脊柱内镜手术(颈椎及腰椎内镜下减压、融合技术)、四肢及脊柱骨折创伤手术、运动损伤修复手术及各类疼痛的介入手术;2.康复:各类肌骨慢性疾病的康复、四肢及脊柱术后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骨科围术期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

image.png

  科室学习氛围浓厚,每周进行文献研读会,从书山文海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每周一次康复临床融合大查房,探讨临床疑难技术及康复特色知识。

  老年康复中心是一集老年患者保健、体检、常见病、多发病与危重症救治康复为一体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大型综合性治疗康复单位。科室积极探索临床与康复相融合的诊疗模式,在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与危重症救治方面形成了突出的学科优势。中心依托国家卫健委进行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功能障碍及多系统功能综合评估体系”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常规模式、共病处理模式和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是石景山区唯一一家老年综合评估培训基地及医养结合指导中心。

  中心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危重症患者救治及康复方面有丰富经验。在危重症早期康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康复管理、老年综合评定技术与床旁一站式无痛“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及“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管内空肠管放置术”等方面颇具特色。

image.png

  中心现有医护治人员46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1人。开放床位70张(重症床位36张)。下设老年内科、老年康复科、老年重症监护病房及老年综合评估中心。可满

image.png

  足老年患者健康评估、保健,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各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及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及康复,老年重症患者的加强治疗。特色技术:1.急危重症早期康复,重症起立床,呼吸机依赖脱机。2.老年综合评估技术。3.床旁一站式无痛“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

  呼吸康复中心现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1人,硕士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开放床位52张,包括呼吸内科病床32张,重症康复病床20张。本中心拥有EIT、MI-E等先进的康复诊疗设备,呼吸康复能力位居国内前沿,在困难撤机、气切拔管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为重症肺炎、慢阻肺、呼吸衰竭等重症患者及各类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综合及早期诊疗。科室成立5年,已出版《实用呼吸与危重症康复病例精粹》《基层医院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思维分析》《呼吸康复指南》《呼吸康复学》《漫画肺康复》等多本论著,已发表SCI论文11篇,核心论文16篇。成功获批中日医院、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单位及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科培训基地。

image.png

  中医康复中心是我院特色康复科室,集医、教、研为一体。中心设有中医诊疗康复中西医结合康复两个病区,门诊开设针灸科推拿科、中西医结合门诊中医“治未病”专科门诊等。

image.png

  中心有床位78张,聚焦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痿证(脊髓损伤等)、眩晕(后循环缺血、高血压等)、痛证(腰椎退行性病变、膝骨关节病等)等康复领域,主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肿瘤疾病所致的运动及功能障碍,在常规药物疗法的基础上,采用针灸、中药、熏蒸、传统正骨手法、针刀疗法等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吞咽刺激、理疗等康复措施,形成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融合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和满意疗效。

image.png

  中心拥有一批以杨傲然主任、宁煜主任、赵宏波副主任为代表的具有康复临床实践与中医传统理论相结合的名医专家,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7人,硕士12人。中心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市级课题7项,其他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10余篇,期刊论文60余篇,专著12部。

  心脏康复中心是融介入、重症、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中心共有2个病区,开放床位61张,主要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起搏器置入术、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特别是冠心病复杂病变、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各种心脏疾病术后、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房颤等多种疾病的心脏康复治疗。

  中心设有心血管内科、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介入诊疗中心、心脏康复科等二级科室。在康复治疗技术方面,心脏康复中心利用运动心肺功能评估、肺功能评估等先进的评估设备,并结合现代心脏康复评估技术,

image.png

  形成了“精准康复”的学科优势和特色。采用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理疗和中医等综合康复措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治疗。

  中心王立中主任是全国知名介入治疗专家,已完成冠脉介入治疗8000余台,医术精湛。中心内医生11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90%以上为中高级职称。中心在心脏康复研究领域聚焦介入术后康复、CABG术后康复、重症患者康复,目前在研课题十余项。

image.png

  特色技术:1.心肺评估技术:CPET,PFT,6MWT。2.心脏影像评估技术:OCT,IVUS,CTA。3.康复治疗技术:ACBT,EECP,有氧运动技术。

  胃肠康复中心下设有普外科、消化内科、胃肠康复科、胃肠重症康复科、胃肠功能评定科、综合介入科6个亚专业。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8名,医师5名,康复治疗师1名,开放床位102张。中心设有胃肠康复治疗室1间,配备胃肠电图检测仪、胃肠动力治疗仪、胃肠多功能治疗仪、干扰电、磁热振等相关检查治疗设备。中心获批“胃肠道肿瘤及肝胆外科疾病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医学综合康复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胃肠道肿瘤联盟”、“北京肛肠学会胃肠康复建设示范基地”;中心诊疗特色主要包括:1.胃肠道肿瘤及肝胆外科疾病:术前MDT+康复评定,以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术前、术后化疗、靶向、免疫及康复等综合治疗。2.胃肠功能性疾病综合治疗:如返流性食管炎、肥胖、代谢性疾病、便秘、胃轻瘫等外科康复综合治疗。3.甲状腺、乳腺外科:甲状腺及乳腺的良恶性疾病的手术、微创综合治疗及术后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4.消化科常见疾病:开展无痛胃肠镜、ESD、EMR、ERCP等治疗手段;5.胃肠道重症康复: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及术后危重症病的管理,可独立开展血液净化技术。

image.png

学员待遇保障

  在人员招聘、学员待遇及职称晋升等方面,严格落实国家“两个同等对待”和“同工同酬”政策。

  本单位培训人员、外单位委托培训人员和自主培训人员,根据“同工同酬”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享受同等待遇。

  1.身份:面向社会招收的住院医师以"自主培训人员"身份(社会人)参加规范化培训,与医院签署培训协议,与劳动派遣公司签署劳动合同,档案由人才中心代管,工龄连续计算,培训结束后自主择业,优秀学员留院。

  2.待遇:

  (1)社会人由我院提供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单位人由所属单位提供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

  (2)各类培训对象生活补贴、绩效奖金、夜班费发放标准与本单位同类同级别住院医师同工同酬,平均绩效奖金水平如下∶第一年5000/月左右,第二年6000/月左右,第三年7000/月左右。

  (3)夜/值班费标准:发放标准同本院同类人员标准。

  (4)季度奖、年终奖由轮转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不低于本科室同类人员最低标准。

  3.其他:

  (1)住宿:学员提供住宿,水、电及管理费用自理;不住宿的学员给予300元/月住宿补贴。

  (2)医院食堂、图书馆、学术活动等资源对住院医师开放。

image.png

招录对象

  招录对象应为拟在北京地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招录时间拟定2023年8月,招录计划详见北京市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网址:https://bjzyy.wsglw.net),请及时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继教与培训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西下庄

  邮编:100144

  联系人:郑老师

  电话:010-5698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