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健康科普

全国爱耳日
重视耳部保健,预防听力下降

发布时间:2023-03-0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图片1.png

  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强调耳和听力保健作为全民健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纳入初级保健体系的重要性。

  现代人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长期过劳容易导致突发性耳鸣、听力下降和眩晕等耳部疾病。因此,重视耳部保健,预防听力下降显得尤为重要。

  01

如何预防听力下降

图片2.png

  NO.1

  避免噪声

  长期噪声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量减少,导致听力下降。因此,日常听音乐、看电视及戴耳机听音乐不宜把音量调得过大,也不宜长时间佩戴。

  NO.2

  忌挖掏

  挖耳是个不良习惯,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甚至可能弄坏鼓膜。耳部油脂分泌旺盛者,可用小棉签蘸少许甘油或酒精轻擦外耳道口。也可以在洗澡或游泳后用小棉签轻轻旋转擦拭外耳道口。

  NO.3

  慎用耳毒性药物

  使用耳毒性药物后的症状主要有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和平衡失调。目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主要为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等)以及抗肿瘤药物,因此日常用药前应提前与医生沟通,尤其是儿童。

图片3.png

  NO.4

  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特别是耳科疾病(如中耳炎)、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麻疹、腮腺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主动求医。如出现听力损失,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延缓听力损失进程。

  NO.5

  合理饮食

  少食过甜、过咸的食物,防止因动脉硬化导致内耳缺血,进而出现听力下降。

  NO.6

  戒烟、少饮酒

  烟酒可对听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缓慢,粘度增加,可能会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NO.7

  保持良好的心境

  过度的疲劳和精神紧张,极易引起内耳缺血或血管痉挛,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平时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延缓听力下降。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我们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