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健康科普

  • 一些孩子在换牙的时候会出现暂时性的牙齿错颌情况,如轻度牙齿拥挤,门牙间有较明显的缝隙、咬合比较深等等,如发现小孩有这样的情况,家长可带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察看一下,有的症状是可以随着小孩的成长,会慢慢的消失或者缓解的,所以无需治疗。但对于严重的牙齿畸形是需要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当小孩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做牙齿矫正:1、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牙颌的正常发育,如咬下唇习惯、咬手指习惯、口呼吸习惯、吐舌习惯等等,需及时干预,以免面型和咬合关系随着生长发育变差。2、上颌骨或下颌骨骨骼畸形比较严重,如表现为上颌前突或者下颌后缩就需要做矫正了,否则错过生长发育高峰期,骨性问题就没有办法改善了。3、个别牙严重错位…

  • 事实上牙齿没有统一的最佳矫治时间,主要视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前牙反合若不及时治疗,将限制上颌骨向前生长导致面中份发育不足,因此在孩子可以配合的情况下发现即开始,治疗应越早越好,一般四岁以后就可以开始治疗。而一些颌骨畸形的最佳矫治时机则是在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8至12岁进行效果最佳,但每个孩子发育的早晚不同,应及时咨询医生检查孩子的发育进程。上颌扩弓应在腭中缝完全融合前进行,否则牙弓的扩大主要为牙的颊向倾斜,且疗效不稳定。对于颌骨发育正常的小朋友,一般在12至14岁左右待换完牙再进行矫治。所以建议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并需要干预的错颌畸形,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治疗。

  • 早期矫正能够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有效降低错颌畸形的严重程度,减轻患儿在恒牙列期以及成人后错颌畸形矫治的难度,但早期矫正的效果有限,并不是所有的错颌畸形都可以通过早期矫正得到彻底的治疗。以地包天为例,地包天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孩子4岁左右,此时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矫治器就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结果,常规3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治疗结束。但并不是所有乳牙反颌的患者在换完牙以后都能够形成正常的咬合关系,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在换完牙以后还是会出现地包天的情况,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前期的治疗没有意义,实际上前期的治疗降低了患儿地包天的程度,减轻了患儿地包天矫治的难度。早期矫治的治疗目标在于消除不良影响,降低后续治疗的难度,…

  • 婴幼儿口腔卫生指导 口腔卫生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儿童龋病(蛀牙、虫牙)影响着孩子进食、发音和面容,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育。随着经济发展,糖的摄入量增加,婴幼儿刷牙习惯的建立尤为重要。从婴幼儿开始,提高家长和孩子口腔健康管理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是一生口腔健康的基本保障。 一、教家长给1岁以内婴儿刷牙 (一)体位:可以采用抱、躺、膝对膝姿势,注意两点: 1.宝宝的头要有依靠,不能悬空,防止宝宝的头乱动用牙刷戳伤; 2.要能直视宝宝的每颗牙齿、每个牙面,这样才能看清是否刷干净。 (二)牙刷选择:无菌纱布、指套牙刷、纱布牙刷。 (三)牙膏:可不用。 (四)刷牙方法:将纱布缠到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宣教 预防接种疫苗目的是为了预防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五章预防接种部分明确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的职责。作为儿童家长、广大居民要积极接种疫苗,尤其是目前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更有责任积极接种新冠疫苗,预防传染病人人有责。 第五章预防接种 第四十一条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建立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建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动态调整机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一、糖尿病高危人群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超重与肥胖; 3、高血压; 4、血脂异常; 5、静坐生活方式; 6、糖尿病家族史; 7、妊娠糖尿病史; 8、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6.1 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二、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

  • 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危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

  • 得了高血压,心脏更要用心守护 心血管疾病可以说是健康的“头号杀手“,我们熟知的高血压就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约一半的心脏病和脑卒中死亡与高血压有关,即使是中度高血压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积极控制血压、用心保护心脏十分重要。因此高血压患者做到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必要。 在用药上,高血压患者应当遵医嘱、按时、按剂量用药,不随便减药停药。 而在生活方式方面,高血压患者应该怎么做才算“健康的生活方式“呢?为保护心血管健康,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用心健康饮食 影响我们身体状况的一大因素就是日常饮食的选择…

  • 哪些习惯会让您高“盐值“? 俗语说,菜没盐无味。盐作为百味之首,一直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许多调味料的组成部分。美味可口的菜肴,也常常具有更高的“盐值“。 不过啊,高“盐值“也会带来健康的烦恼。 今年9月15-21日是“915“减盐宣传周。“915“是“就要5“克的减盐理念,倡导低盐饮食、调整食盐定量、修正膳食习惯。 “915“也为我们提供了减盐十条核心信息: 1、饮食中钠盐含量过高会引起高血压,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风险。 2、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 3、家庭烹饪少放盐和酱油,学会使用定量盐勺。 4、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可以用辣椒、大蒜、醋、胡椒为食物提味,逐步改变…

  • 孩子视力检查,到底需要多早? 儿童的视觉发育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过程,一般发育可持续到12岁,出生到半岁是视觉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出生后2-3年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到4岁半以后眼球的解剖和功能已经与成人基本相同,因此,学龄前期是视力低下防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视觉发育的可塑性很大,眼部疾患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大部分都能被治愈。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50%以上的儿童视力损害原因是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斜视等,通过早期的检查这些疾病可以诊断,并能得到及时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视力筛查仪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对于那些不能通过视力表检查的婴幼儿,可以…

  • 带状疱疹的预防知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变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其传播途径仍为“皮肤-空气-呼吸道“。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好发人群:低免疫力的人群、老人、局部创伤患者。 带状疱疹的病因主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与患者个人体质等关系较为密切,日常生活中应加以预防,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此外,老年人应注意饮食营养,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

  • 夏季防暑科普 2021-07-09

    1、什么是中暑? 通俗讲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或高温作业过程中,因“热“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亦称为急性热致疾病。具体说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2、什么情况下需要注意防暑 在高温天气进行露天作业或进行高温作业的情况下需注意防暑。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3、中暑有哪些症状 …

  •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可以是化学合成的,也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价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必要使用的物质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之外的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二、为什么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生产的需要,对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质量和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防腐剂,很多食物会在短时间内腐…

  • 自古代以来,食物/饮食与生存同步。人们对食物的“认识“和“运用“,在烹饪方法和食用方式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多少年来饮食文化形成的食物生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习俗和人文艺术的综合体。 如同我们每家每户的现在饮食方式,多人围坐一起,同饮一碗汤,同食一盘菜。在知识和食物丰富的年代,我们目睹了近年来多起因吃饭聚集而发生的疾患,甚至新冠病毒疾病的传播;我们意识到不分彼此的共餐共饮带来的饮食安全以及共食的诸多“风险“。“民以食为天,更以健康为先“,饮食备公筷或进一步实施分餐制,是饮食健康文化行动重点,守护我们的健康,重塑饮食文明根基,人人有责,家家受益。 1、公筷和分餐对家人的好处 …

  • “公筷分餐——小动作 大健康“ 自古代以来,食物/饮食与生存同步。我们每家每户的现在饮食方式,多人围坐一起,同饮一碗汤,同食一盘菜。在知识和食物丰富的年代,我们目睹了近年来多起因吃饭聚集而发生的疾患,甚至新冠病毒疾病的传播;我们意识到不分彼此的共餐共饮带来的饮食安全以及共食的诸多“风险“、“民以食为天,更以健康为先“,饮食备公筷或进一步实施分餐制,是饮食健康文化行动重点,守护我们的健康,重塑饮食文明根基,人人有责,家家受益。 1、公筷和分餐对家人的好处 分餐和共食是相对的。分餐是指由家人/厨师或服务人员,按照定量或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盘或碗中,每一个就餐者一份、独自享用…

  • 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2021年4月26日是第14个“全国疟疾日“。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 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流行猖獗,造成大量劳动力丧失;由于当时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疟疾病死率也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2017年以来我国已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疟疾病例报告,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标准,正在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教育活动…

  • 中国古人没有现代医学知识,没有消毒水,没有高大上的设备,没有防护服,甚至没有口罩。那么,古人是如何防疫的呢?以下归纳几种古人预防疫毒的方法。 一、物理隔离 “隔离“,是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的一个最佳的预防疫病办法。《晋书·王彪之传》记载:“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说明晋代对传染性疾病的隔离要求严厉,只要有病人接触者,均需采取隔离措施。到了南北朝时期,“隔离防疫“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 二、提高自身免疫力即古人之养正《内经》讲:“……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告诫人们“冬不…

  • 什么是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是临床上引起2岁以内小宝宝胃肠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该病毒具有典型的流行季节,常见于每年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2月份。 1.认识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分类 轮状病毒被分为A、B、C、D、E、F、G七个组群。其中A 、B、C组均可感染人类,但A组是婴幼儿、年幼动物的重要致病原,会引起急性、自限性腹泻。 在流行季节,A 组轮状病毒感染率高达9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在感染一次轮状病毒后,依然有多次感染的可能。 2.感染途径 轮状病毒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另外病毒颗粒在空气中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3.临床表现 轮状病毒肠炎的潜伏期为1-3天,多起病…

  • 全世界这么多人膝盖过伸,却还不知道危害!膝盖过伸是普遍存在于正常人群却还没被发觉的一种现象,长期存在确有危害! 【什么是膝过伸?】 膝过伸是指在行走或站立过程中,患侧下肢在支撑期出现膝关节过度伸展(膝伸展角度大于5°),身体重心后移,患侧髋关节过度屈曲,身体出现后倾趋势的现象。下图所示过伸角度为15度,已经大于了5度,属于膝过伸 膝过伸又称膝反张,指患者由于下肢屈肌力力量减弱,肌张力异常,平衡和本体感觉异常导致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在足跟着地和支撑中期负重时出现膝关节向后过度伸展,同时伴随重心后移,屈髋等为保持平衡的代偿运动。 【膝过伸的危害】 长期膝关节过…

  • 春季到来,阳气开始升发,所以春季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那么慢阻肺在春季来临之际,科普小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缓解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很多缓解期的病患虽无症状,但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仍存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春季的养生和保健】 1 必须戒烟。吸烟室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原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呼吸道粘膜,使气道分泌和渗出物增多,吸烟刺激气管平滑肌使之收缩,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气道粘膜下的静脉丛淤血,加重病情。 2 保持适当的体重,若感觉消瘦就需要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3 预防感冒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如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