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低盐饮食保健康 2019-08-30
低盐饮食保健康 2019年9月1日是第13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以“三减三健“助力健康中国行动为主题,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是2007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传播健康知识和促进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的品牌项目。 2019年9月15-21日为减盐宣传周。向公众宣传“915“(就要5克)的减盐理念,传播低盐饮食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实践减盐行动。提倡人人行动,全民控盐。 (一)饮食中钠盐含量过高会引起高血压,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二)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 (三)家庭烹任少放盐和…
-
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2019-08-14
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一、促进妈妈子宫恢复 母乳喂养不仅仅只是营养方面的好处,宝宝在吮吸妈妈乳房的同时,乳头的刺激会促进妈妈子宫的收缩,帮助子宫收缩到以前大小,减少阴道出血,预防贫血。母乳喂养妈妈的子宫复原更加迅速、彻底。 二、降低妈妈患乳腺癌的风险 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妈妈患乳腺癌的风险,坚持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卵巢过度分泌雌性激素,可以降低妈妈们乳腺癌的患病率。 三、帮助妈妈体形恢复 哺乳需要消耗身体里的热量,母乳喂养可以帮助妈妈消耗体内怀孕时累积的脂肪,促进身材的恢复,并避免产后的肥胖。 四、经济实惠减少开支 从经济角度分析,母乳喂…
-
习近平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 2019-07-29
习近平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 ——北京康复医院院长席家宁代表医院接受表彰 第二十九个全国助残日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5月16日上午在北京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北京康复医院荣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称号,席家宁院长代表医院与其他代表一道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据悉,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突出贡献者及集体的最高褒奖,表彰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发展中国特色…
-
北京康复医院“两优一先”风采展示 2019-07-29
人们常说:平凡中蕴育着伟大!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许只是那一分默默的坚持和奉献,也许只是对本职岗位的满腔热情,但是他们让服务的患者、让周围的同事无时不刻感受到温暖和幸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
预防接种科普小知识 2019-07-19
预防接种科普小知识 一、儿童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离开了母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易患麻疹、流脑、结核、百日咳、小儿麻痹症、白喉、乙肝等各种传染病。而婴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发育还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很低。染病后,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还能危及生命。接种疫苗可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所以,儿童必须进行预防接种。 二、预防接种后要过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 预防接种后,人体产生免疫力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疫苗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疫苗初次接种…
-
脑卒中后膝过伸常见原因 2019-06-21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高,45%-60%脑卒中患者在步行周期中出现膝过伸现象。 膝过伸是什么? 膝过伸,又称膝反张、膝反屈畸形、锁膝现象。是指在行走或站立的过程中,下肢在支撑期出现膝关节过度伸展,膝伸展角度大于5度,脑卒中后膝过伸可视为一种代偿性改变。 膝关节稳定因素 膝关节稳定因素分为静态稳定因素和动态稳定因素两个方面。 静态稳定因素由骨、关节囊、韧带提供。 动态稳定因素由膝周肌群来提供。膝关节周围的屈膝肌群带动膝关节屈曲,包括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及腓肠肌。股二头肌使小腿轻度外旋,半腱肌半膜肌能使小腿轻度内旋,牵拉腿部向后从而推动身体向前;伸膝肌群带…
-
脊柱保养要趁早 2019-06-21
脊柱就是人的脊梁骨,也被称作龙骨,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 因为它的作用就像房子的顶梁柱,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及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作用,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 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平时不注意保养脊柱,脊柱开始衰老,尤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人不可避免地要久坐在电脑前或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从而导致脊柱侧弯等问题。 此外,女性到了更年期,雄性激素分泌减少,容易产生骨质疏松,各椎体因骨质疏松而逐渐塌陷,导致钙流失加快,开始变矮,腰曲度增加,肚子前挺,让女…
-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导 2019-06-19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的孩子从六月龄开始就要添加辅食了,那么辅食该如何添加呢? 一、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奶类是6-12月龄婴儿营养需要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天应首先保证600-800ml的奶量,以保证婴儿正常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母乳仍是婴儿的首选食品。 二、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从婴儿6个月龄开始添加辅食,以补充其营养需要,并进行咀嚼和吞咽训练。添加辅食的顺序为谷类食物—蔬菜汁和水果汁—蔬菜泥和水果泥—鱼、禽、肉泥。添加原则为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泥糊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三、尝试多种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幼…
-
合理营养身体健康 2019-05-21
合理营养、身体健康 2019年全民营养周活动 主题为“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 口号为“全民营养 全面小康“、“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16)建议 每人每天食盐≤6g,油25-30g,奶及奶制品300g,大豆及坚果类25-35g,畜禽肉40-75g,水产品40-75g,蛋类40-50g,蔬菜类300-500g,水果类200-350g,谷薯类250-400g,全谷物和杂豆50-150g,薯类50-100g,水1500-1700ml。 根据膳食宝塔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维持正常体重。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 至少相当于每天6000步,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吃动平衡,保证身体健…
-
关注手卫生,关注健康 2019-05-13
关注手卫生,关注健康 预防疾病传播,洗手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只手上沾附着大约40万左右个病菌,如果不注意手卫生,很容易引起甲肝、痢疾、伤寒、感染性腹泻、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也可能通过手传播。 一、我们为何要洗手? 俗话说“病从口入“,实际上“口“是被冤枉了,疾病的真正幕后黑“手“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日常生活中做什么几乎都离不开手。手与手之间的交流是温暖的,但无处不在的病菌也把手当成了温床,手也就成了病菌传播的载体。接触到病菌手,再有机会接触到眼睛、口鼻和食物便会传播疾病,因此我们就要勤洗手了。 二、您会正确洗手吗…
-
宝宝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2019-04-17
宝宝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宝宝接种疫苗应注意什么事项呢,下面跟大家聊聊。 一、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免疫规划门诊宝宝接种疫苗时的流程,体检-查证-登记-接种疫苗-预约-留观,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二、给宝宝接种疫苗前,家长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一)接种前,家长需要事先准备好宝宝的《预防接种证》,以便让医生凭证接种。 (二)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和身体清爽。接种日穿宽松、穿脱方便的衣服,易暴露接种部位便于医生接种疫苗。 (三)接种前需要告诉医生,宝宝近期是否患病及当前的健康状况,一个月内是否在其它地方接种过疫苗。原来接种疫苗是否出现过敏、高热、抽搐等反应,以便医生掌握疫…
-
“中国确诊18例超级真菌感染”的背景简介及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措施 2019-04-12
“中国确诊18例超级真菌感染“的背景简介及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措施 根据相关官方报道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2019年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教授廖万清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已发现18例“超级真菌“临床感染病例。消息一出引起了民众不小的恐慌。 一、耳念珠菌到底是什么呢? 提到的“超级真菌“叫耳念珠菌。耳念珠菌是一种近年来才被发现的病原真菌物种,2009年首次分离于日本,随后呈全球流行趋势,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相继出现临床感染的病例报道。 二、所有的耳念珠菌都是“超级真菌“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广…
-
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及情绪调节方法 2019-03-07
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及情绪调节方法 在儿童早期,父母是孩子心中的安全保障,有了这样的安全保障,孩子才敢大胆的探索外部世界,高度自尊、自信,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具有合作性,这样的亲子互动会形成健康依恋的亲子关系。 一、那么父母如何与孩子保持长久亲密的亲子关系呢? (一)要尊重孩子,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许多家长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表情不够丰富、活泼; (二)多为孩子创造各种游戏的机会,并积极参与、指导和引导; (三)要注重赏识教育,充分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对待孩子的行为,家长的态度保持一致。 二、但是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孩子往往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这个时…
-
吸毒会引起那些恶性疾病 2019-03-05
吸毒会引起哪些恶性疾病 吸毒与疾病基本上是孪生兄弟,吸毒引发的疾病往往是恶性的、严重的。轻则日常生活受到影响,重则有性命之忧。吸毒究竟会引发哪些恶性疾病,让我们跟随戒毒专家一探究竟!不同种类的毒品导致的疾病有所不同,吸食毒品方式的不同导致的疾病也有所不同,但大致上根据疾病在人身体各大系统上的表现,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别。 一、皮肤类疾病 这也是吸毒者最常见、危害相对较小的疾病。主要是海洛因、冰毒、K粉等可以导致吸食者皮肤瘙痒,出现红肿、红斑等症状。部分海洛因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组织溃烂、伤口流脓、长期难以愈合。 二、呼吸类疾病 此种疾病常发于口鼻吸入毒品方式,包括锡纸吸食海洛…
-
预防流感科普知识 2019-01-23
预防流感科普知识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和流行。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一、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
-
帕金森病防治知识 2018-11-07
帕金森病防治知识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帕金森患病率为1%,5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200多万帕金森病患者,患病率与欧美国家接近。据统计,全球有大约450万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在中国,中国目前已有220万的帕金森患者。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约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70岁以上患病率达3%—5%,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而且每年新发病例近十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 1、帕金森病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大脑是人体的“司…
-
预防布鲁菌病 2018-10-09
预防布鲁菌病 一、布鲁菌病 (brucelosis)又称布氏杆菌病、马尔他热(Molta fever)或波浪热(undulant fever)。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脾肿大,易反复发作转为慢性为临床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 二、病原学 布鲁菌是一组微小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无芽胞、无鞭毛、不形成荚膜。国际上将布鲁菌分为羊种、牛种、猪种、犬种、沙林鼠种及绵羊附睾种等6个生物种,中国以羊种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牛种菌,猪种菌仅存在于少数地区。布氏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
-
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2018-09-14
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 一.神经管缺陷是什么? 神经管畸形,又称神经管缺陷,是一种严重的畸形疾病,神经管就是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胚胎的第15~17日开始,神经系统开始发育,至胚胎22日左右,神经褶的两侧开始互相靠拢,形成1个管道,称为神经管,它的前端称为神经管前孔,尾端称为神经管后孔,胚胎在24、25日及26日时,前孔及后相继关闭。胎儿神经管畸形主要表现为无脑儿、脑膨出、脑脊髓膜膨出、脊柱裂/隐性脊柱裂、唇裂及腭裂等。 二.造成神经管缺陷的原因 神经管缺陷是一种多基因病,也就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宝宝患该种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包括准妈妈本身是神经管缺陷患者;准妈妈家庭中其他…
-
习近平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 2017-10-18
习近平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 ——北京康复医院院长席家宁代表医院接受表彰 第二十九个全国助残日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5月16日上午在北京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北京康复医院荣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称号,席家宁院长代表医院与其他代表一道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据悉,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突出贡献者及集体的最高褒奖,表彰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发展中国特色…
-
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 2017-09-04
9月1日是我国第11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当天上午,公益服务科联合医务科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宣传口号,在河北省易县老区开展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了义诊及宣传咨询台,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摆放展板、发放折页与手册,同时医务人员为现场的居民测血压、测血糖,向广大居民宣传健康生活理念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400余份,测血压126人次,测血糖136人次,白内障普查110人次,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