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席家宁院长做客《中工会客厅》:为劳模守护健康 打造现代化学院型康复医院 2016-09-28
//www.iqiyi.com/v_19rqq36np0.html?share_sTime=0-share_eTime=1706-src=sharemodclk131212
-
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6-03-16
作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杜良杰 目的 总结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进展。 方法 总结近5年脊髓损伤后功能重建手术治疗进展。SCI患者的功能重建手术主要包括四肢矫形功能重建;解除痉挛提高功能;神经转移术;人工神经假体植入手术等等。在四肢矫形功能重建方面包括上肢与手的功能重建、下肢功能重建。缓解痉挛的手术包括巴氯芬泵植入、脊神经后根入口区损毁术(适用于痉挛性疼痛)、SPR、SPN手术等。 在手功能重建方面,以颈6脊髓损伤患者的手功能重建为例,由于患者伸腕有力,屈腕屈指屈拇以及拇指对掌无力,因此可以首先进行伸腕肌转移至屈指屈拇,重建屈指屈拇功能后期进行…
-
脑瘫患儿如厕训练 2016-03-16
通过如厕训练可帮助患儿保持身体的洁净和干燥,对患儿的独立与自尊发展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患儿进行如厕训练的年龄受地区、习惯、穿着衣服类型、家庭帮助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各不同,但一般说来,到2~2.5岁时,多数患儿通过训练能保持衣裤的清洁和干燥。对脑瘫患儿进行用厕训练时,常犯的错误之一便是对患儿训练得太早,因为,一些脑瘫患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处于新生儿的膀胱(易受刺激,不受神经控制),如在此期进行用厕训练,势必收效甚微或没有效果。 (一)如何判断患儿已具备用厕训练条件 1.具备膀胱、直肠的控制能力是保证用厕训练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2.膀胱控制 :患儿小便时是不是一次尿很多?是否有…
-
步行与CPG 2016-03-16
作者:刘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康复诊疗中心运动疗法1组北京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获得日本理学疗法士(PT)职业资格证书。 在康复医学里,姿势与步行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以步行障碍为主诉的患者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频率大概以60岁以上占15%,80岁以上里的20-25%的人群中发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姿势、步行障碍。原因可能是由脑、脊髓、骨关节、末梢神经、肌肉、血管等各种部位的病变引起的。 人类保持立位姿势,以及一旦开始迈出一步之后的步行,其实并不特别需要我们下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肢体完成运动。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能够下(无)意识地自动维持某个姿势或一段步…
-
脑卒中后的心理康复 2016-03-16
作者:李梓华 北康康复诊疗中心OT治疗师 据统计,中国因脑卒中每年死亡的患者高达170万,居我国十大死亡疾病之首。每年新发中风病人高达200万,在幸存的700万中风病人中,有450万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这个数字逐年在升高。 实际上脑卒中不是一种病,它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或俗称,又称之为中风。它是指部分脑部细胞因脑部动脉“闭塞“(缺血性中风)或“爆裂“(出血性脑卒中),脑细胞因得不到营养及氧气而死亡的一类疾病。 说到这里小伙伴们估计都已经惊呆了。但其实脑卒中其实也并不可怕。通过一系列的康复系统性训练和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水平。 “哇“小…
-
摆脱腰痛的几种方法 2016-03-15
一、五点支撑法 五点支撑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锻炼腰背肌肉方法。但是从临床效果来看非常不错,所以,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所谓五点支撑,即用头、双肘、双足这五点支撑整个身体,仰卧位双膝屈曲,按上述五点支撑,抬起骨盆和双肩,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整个过程为一个动作,每次坚持20-30下为一个循环,每天睡觉前锻炼2-3个循环。 二、小燕飞 小燕飞这个动作较五点支撑发有点难度,但是对于年轻的患者我还是建议进行小燕飞动作,具体做法为:俯卧在床上,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持续5秒左右,然后肌肉放松落下,休息5秒为一个周期。一天锻炼…
-
关节弹响 2015-06-08
大家常常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有意或者无意的运动中,听到或感到关节响了一下,虽然大多数没有什么不适,但也不禁好奇的想,关节为什么会响? 一般来说关节弹响大概分为生理性弹响和病理性弹响两种 (一)最常见的还是生理性弹响,主要特点是清脆、单一、无痛 健康人在静止状态后,进行突然的牵拉或屈伸,发生清脆,爆裂样的声响,比如我们在长时间进行伏案工作、电脑游戏时,身体较长时间不活动,当进行身体运动时常听见关节响声; 这种响声也可人为造成,比如在进行手法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弹响; 生理性弹性常见于关节发育成熟的个体,在老年人群和小孩身上不常见 这些弹响很多时候需要静止一…
-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2015-02-02
【预防的疾病】 白喉、破伤风 【种类】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接种对象】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12岁以下儿童。 【免疫程序】 我国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4)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
-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2015-01-26
【预防的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种类】 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Vero细胞)2种。 【接种对象】 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乙脑灭活疫苗:6月龄-10周岁儿童和自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免疫程序】 我国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禁忌】 以下情况为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禁忌证: (1)已知对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
-
含麻疹成分疫苗 2015-01-19
——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 【预防的疾病】 预防麻疹等相应传染病。 【种类】 正在使用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种类较多,既有单价疫苗,也有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另含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成分。在使用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疫苗(麻腮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腮风疫苗)时,麻疹成分的免疫效果都一样很好。 【免疫程序】 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目前对儿童实施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 【免疫持久性】 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成功后可产生牢固的免疫力。 【禁忌】 1、预…
-
甲肝疫苗 2015-01-16
【预防的疾病】用于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 【种类】目前有两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 【接种对象】≥18月龄人群。 【免疫程序】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剂量为1ml/剂次;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剂量为0.5ml/剂次,两针间隔至少6月以上。 【免疫持久性】研究资料显示甲肝疫苗接种后持久性超过10年。 【禁忌】甲肝减毒活疫苗:包括身体不适,液温超过37.5℃者、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过敏性体质者。甲肝灭活疫苗:包括患有肝炎或其他严重疾病者、发热性疾病患者(考虑延迟接种)、已知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 【注意事项】 甲肝减毒活疫苗:注射丙种球蛋白者…
-
乙肝疫苗 2015-01-04
【预防的疾病】 用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 【种类】 目前我国有三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分别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中华仓鼠卵巢细胞)三类。 【接种对象】 新生儿,特别是母亲HBsAg阳性者;所有乙肝易感者(乙肝各项感染指标均为阴性者)。 【免疫程序】 全程接种3剂,接种时间为0、1、6个月,即接种第1剂后,1个月后接种第2剂,6个月后接种第3剂。 【免疫持久性】 研究资料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后保护效果可以达到近20年。从临床的人群长期免疫效果来看,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对接种人群实施加强接种,所以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乙肝…
-
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 2014-12-29
【预防的疾病】 鼠疫 【种类】 鼠疫弱毒株活菌体制成的疫苗 【接种对象】 用于疫区或经过疫区的2-60岁人群。 【免疫程序】 每年接种1次,遇有疫情,疫区人员在第一次接种后6个月再种一次。疫苗接种后10天开始产生免疫力,1个月抗体水平达高峰,6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后免疫力降至最低,故有感染危险者应每年接种1或2次。 【免疫持久性】 1个月抗体水平达高峰,6个月后开始下降。 【禁忌】 对已知疫苗成分过敏,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妊娠期或6月内的哺乳期妇女等。 【注意事项】 …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2014-12-22
【预防的疾病】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种类】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接种对象】 3个月~6周岁儿童。 【免疫程序】 我国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4)注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
-
脑膜炎球菌疫苗 2014-12-15
【预防的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种类】 我国上市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包括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含相应菌群成分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只能预防相应菌群的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如接种A群流脑疫苗只能预防A群流脑。 【接种对象】 常规免疫适龄儿童。学生及前往脑膜炎球菌病流行地区的旅行者等高危人群。 【免疫程序】 我国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6~18月龄完成2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1、2剂间隔≥3个月。3岁和6岁各接种1剂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3、4剂间隔≥3年;第3剂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剂…
-
流行性感冒疫苗 2014-12-08
【预防的疾病】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感,不能防止普通感冒。 【种类】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国外有公司生产流感减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所有愿意接种疫苗的人提供免疫服务。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优先接种人群如下:(一)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等;(二)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如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等; 【免疫程序】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因此,9、1…
-
水痘疫苗 2014-12-03
【预防的疾病】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预防水痘,还能预防因水痘带状疱疹而引起的并发症。 【种类】水痘减毒活疫苗使用全球通用的OKa减毒株,经人二倍体细胞培养制成。除单价的水痘疫苗外,国外有公司生产有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联合疫苗。 【接种对象】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是1岁以上的儿童,无水痘史的成人和青少年也可接种。 【免疫程序】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接种程序一般是1~12岁的儿童接种一剂次;13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种2剂次,间隔6-10周。 【免疫持久性】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较好,一般可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但与自然感染获得的水痘抗体相比,疫苗免疫后仍有5~10%的人群发生突破病例(即再次发生水痘)…
-
Hib疫苗 2014-11-24
【预防的疾病】Hib疫苗又称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多种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肺炎等,5岁以下人群是Hib感染的主要人群。 【种类】我国使用的是Hib结合疫苗。由于Hib疫苗在免疫程序和目标人群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类似,包含Hib的联合疫苗也较常见。 【接种对象】Hib结合疫苗适用于出生后2个月至5岁婴幼儿。 【免疫程序】Hib结合疫苗免疫程序应参照各企业产品说明书,一般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接种三剂次,间隔1或2个月,第18个月可加强接种一剂次;6~12个月龄的婴儿接种两剂次,间隔1或2个月,第18个月可加强接种一剂次;1~5岁的儿童:只接种1剂次。 【免疫持久性】Hib结合疫苗免疫持久性较…
-
合理膳食,预防癌症 2014-11-17
癌症作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劲敌,《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称: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如何预防癌症不仅是大众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膳食是影响癌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膳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癌症发生的作用。根据现有的科学依据,可以遵照下面的建议: 1、食物多样,植物性食物为主 一日三餐中应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适当多吃粗粮杂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应适量,不能吃过多。 2、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公认的最佳防癌食物,有充分证据表明能降低口腔、咽、食管、肺、…
-
婴儿到多大年龄仅接受母乳喂养就可获得充分营养? 2014-11-13
问: 婴儿到多大年龄仅接受母乳喂养就可获得充分营养? 答: 为了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婴儿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完全接受母乳喂养,即仅食用母乳。“完全母乳喂养“界定为不喂给除母乳之外的任何食物或饮料,甚至不喂水。但是,允许婴儿服用滴剂和糖浆(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物)。母乳是婴儿健康生长和发育的理想食物;它也是生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母亲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世卫组织建议婴儿在6个月大时(180天)开始接受除母乳之外的补充食物。补充食物在6-8个月期间应每天喂2-3次,在9-11个月期间应增加到每天三次并有一顿营养丰富的小餐。在12-24个月期间,应给予三顿正餐,并可在正餐之间随意吃两顿额外的营养小…